看到網路上有很多當媽的人,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婦女,
常常會失心瘋的亂買小孩的東西,還會寫文公開炫耀,
看到這種極度敗家的文章,我就會小心的提醒自己,
不要變成這樣子的敗家媽媽,
我發現有些職業婦女媽媽比全職媽媽愛亂買小孩東西的比例高,
可能是仗著自己有工作的收入,就會恣意的放縱荷包吧!
我跟先生都是屬於那種"簡樸節約"過生活的人,
自從結婚後,雙方在買小孩東西的原則達成共識,
那就是"買需要的而不是買想要的",這項圭臬標準真的很重要!
通常要買小孩的用品之前,我一定會先上網搜尋做功課,
從比價、風評、使用心得評比了一個月之後,才會決定敗下該項育兒用品,
這樣才能確保金主贊助的費用能夠花在刀口上,
也因為我的精打細算,所以老公平常很放心讓我去買米飛的所有東西。
以下六項育兒用品,是我個人覺得買了之後絕不會後悔的單品:
(1)遊戲床(約1900元):相較於一般嬰兒床的狹小,
遊戲床舖上合適舒適的床墊之後,讓小子當小床睡覺,
可以從出生一路睡到滿三歲才淘汰,CP值真的很高啊!
(2)大眼蛙水杯(約280元):是我給小子買的第一個水杯,
從一歲服役到現在一歲半都在用,可見它真的很好吸,
打算讓它用到小子兩歲,才給它退休!
(3)EDISON餐具(約250元):於小孩一歲半時敗入,
自從使用它來餵小子吃正餐,因為湯匙跟叉子的設計,
真的很方便讓小孩就口食物,現在小子吃三餐絕對少不了它!
(4)費雪寶寶餐椅(約1300元):於小孩六個月時購入,
雖然它不是最便宜的餐椅,但它輕易搬動好攜帶的機動性,
讓小子滿一歲就被訓練乖乖的坐在餐椅內吃飯,
真的是很好用的一款餐椅,應該可以服役到小孩三歲,
(5)腰凳揹帶(網購含運費890元):於小孩一歲時購入,
自從使用它來揹孩子,再也不會腰酸背痛了,可使用至小孩2歲,
(6)米格LATIV童裝(網路平台):
這家平價童裝從新生兒到小孩身高滿150公分的尺寸都有做,
品質優良、價格公道、款式多元、送貨快速、付款方便,
我家小子從出生到現在一歲半的衣服,
不管夏裝冬裝全都是買這家,以後也會持續支持,不會變心!
以下六樣東西,是網路很多敗家媽媽極力推薦的育兒用品,
但我覺得真的沒有購買的必要性:
(1)媽媽包:通常一千大洋起跳,其實只要用家中現有的舊背包,
做好小袋的用品分類,一樣可以把小人兒的物品收好帶出門啊!
(2)地墊:也是要花好幾張小朋友,根據以前看別人帶小孩的經驗,
地墊在小孩長大之後,通常會淪為大型垃圾,壞了要扔還很心疼,
我家小子從小不愛爬,直接從趴在床上進步成扶站、扶走,
對我們而言,這項用品就沒有購進的必要性了!
(3)Think好幾件餐具組:也是要價一千多元,
我家小孩食量小,真的用不了那麼多容器裝食物的,
這組是"想要"成分大過於"需要"的一套東西,
(4)新生兒好幾件式寢具組:好幾千塊,
據說這套組合裡面,實際會用到的只有2樣,
還好我沒有浪費錢去買這套東西,
(5)名牌童裝:秉持一九九穿很久的精神,
舉凡"麗嬰房"、黃色小鴨"、"奇哥"這種高級名店,
我和老公是不會浪費錢去買貴松松的童裝的,
(6)高級手推車:對於那種萬元以上的手推車,
我和老公是絕對不會敗入這種貴死人的單品的,
因為我和老公都愛用"腰凳揹帶"
深信這絕對比任何高價手推車還要來得便利、安全,
【育兒用品省省買指導原則】
一、優先考量適不適合孩子使用,
二、能夠要到免費的恩典牌育兒用品就盡量使用二手牌,
三、買需要的而不是買想要的,
四、貨比三家是基本功,優先注意DM優惠價商品,
五、購買前先上網爬文做功課(價格、功能、使用心得),
六、不一定要買"名牌",若本土品牌有類似功能的產品,
可以考慮看看,
七、若刷卡跟現金付款都是同價格,那就刷信用卡,
因為可以晚45天之後再付錢,
八、購物前先列出清單,在考慮一週之後,
再回顧清單項目是否確定要買?可避免衝動購物,
九、若不確定產品是否好用?先買一個試用,再決定是否回購?
十、考量產品的經濟效益CP值高不高?(視自己或小孩使用狀況評估)
以上十點,是我個人在採買育兒用品的一些淺見,
或許有的精明幹練的媽媽看到以上內容,覺得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廢言,
那就請忍耐看完、在心中暗發牢騷即可,
自從孩子出生之後,我就幾乎沒在買自己的東西(新衣、化妝品、包包),
會有購物的慾望都是在看小孩子的東西,
以前愛看DHC目錄,現在則是愛看丁丁目錄,改變很大吧!
我們家只有老公一個人在賺錢,錢都要花在刀口上,
所以在決定買孩子的任何東西之前,
至少都會考慮一週到一個月的時間,最後才會跟先生商量,
得到先生的批准之後,才敢開心的敗下來!
這樣也沒什麼不好,反而訓練我成為理智的媽媽,不會亂買育兒用品,
以上提供給新手媽媽們做參考!